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诸膺
诗句 | 读音 |
---|---|
拳拳服诸膺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六蒸 拼音: quán quánfú|fùzhūyīng |
何莫非此德 | 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五德 拼音: hé|hē|hèmò fēicǐdé |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诸膺释义
【拳拳】貌。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拳拳,綰臂双金环。”唐孟简《惜分阴》诗:“业广因苦功,拳拳志士心。”明方孝孺《题太史公手帖》:“将辞京师时,所发词意重厚,拳拳以古贤哲之事见勉。”吴咏湘《忆修水》:“我想像着你依然怀着那拳拳的忠心,用有力的臂膀挥舞着建设者的鎯头。”2.勤勉貌。《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数遭变异,穀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李贤注:“拳拳,犹勤勤也。”唐柳宗元《天爵论》:“拳拳於得善,孜孜於嗜学。
【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作。用也。一曰車右騎所以舟旋。从舟聲。《五經文字》《石經》變舟作月。《易·繫辭》服牛乗馬。《疏》服用其牛。《詩·鄭風》兩服上襄。《箋》兩服,中央夾轅者。《疏》馬在內兩服者,馬之上駕也。又《廣韻》衣服。《易·訟卦》以訟受服。《書·舜典》車服以庸。又懾服也。《易·豫卦》罰淸而民服。《書·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從之。又五服。《書·益稷》弼成五服。《傳》侯甸綏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又《周官》六服羣辟。《疏》周禮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鎭、蕃
【诸】〔古文〕《唐韻》《廣韻》章魚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專於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又《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又《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又《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又
【膺】〔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於陵切,音應。《說文》胷也。《史記·趙世家》大膺,大胷,修下而馮。又《爾雅·釋言》親也。《禮·少儀》執箕膺擖。《註》膺,親也。又《正韻》當也。《書·武成》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傳》膺,當也。又受也。《楚辭·天問》撰體協脅。鹿何膺之。《註》膺,受也。又《韻會》馬帶也。《詩·秦風》虎韔鏤膺。《傳》膺,馬帶也。又《大雅》鉤膺濯濯。《傳》鉤膺,樊纓也。又《增韻》擊也。又《集韻》於證切,英去聲。胷也。《禮·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釋文》徐邈讀。又《釋名》膺,壅也。氣所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莫非】一个不是。《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文选·沉约<恩倖传论>》:“岁月迁讹,斯风渐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李善注:“言衣冠之族,皆居二品之中。”2.副词,表示揣测或反问。或许;难道。也常跟“不成”呼应。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莫非是伊尹贤士么?”《水浒传》第一回:“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心中暗想,这等人如何会偷东西,莫非错疑了人么?”老舍《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