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诗句 | 读音 |
---|---|
横汾路 | 平仄:平 平 仄 韵脚:去十一暮 拼音: héng fénlù |
寂寞当年箫鼓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jì mòdāng niánxiāo gǔ |
荒烟依旧平楚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huāng yānyī jiùpíng chǔ |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释义
【横汾】据《汉武故事》,汉武帝尝巡幸河东郡,在汾水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唐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燕镐皇恩渥,横汾圣藻雄。”蒋士超《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汾追汉武,已无十万水犀军。”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寂寞】空虚无物。《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吕向注:“寂寞,言空虚也。”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王逸注:“寂寞,无人声也。”晋谢道韫《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老舍《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当年】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股肱之毕强,声之和调,眉之转朴。”孙诒让间诂:“王云:‘当年,壮年也。’当有盛壮之义。”《吕氏春秋·爱类》:“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许维遹集释引王念孙曰:“丁、当语之转,‘当年’犹‘丁年’耳。”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薄情业种,咱两箇彼各当年。”清李渔《巧团圆·原梦》:“登楼胜似登仙,登仙如今即是当年。”如:他正当年,身强力壮。2.指果树开花结子最多的一年。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二:“‘明年的茶子,不是当年
【箫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明王玉峰《焚香记·赴任》:“楼船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清昭槤《啸亭续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福海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唐李白《发白马》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簫鼓聒山岳,沧溟涌涛波。”
【荒烟】烟”。荒野的烟雾。常指荒凉的地方。唐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明高攀龙《华藏寺重修佛像引》:“今俊墓已在荒烟败草中,为野狐牧羝之穴。”陈毅《宿欧西》诗:“十日荒烟尽涤荡,今夜安枕似我屋。”见“荒烟”。
【依旧】照旧。《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幼,依旧居内。”唐赵璜《题七夕图》诗:“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图。”清孙枝蔚《避乱赠刘二含哲》诗:“桂花依旧身无恙,听説长安血似池。”茅盾《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平楚】1.谓从高处远望,丛林树梢齐平。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唐李商隐《访隐》诗:“月从平楚转,泉自上方来。”明杨慎《升庵诗话·平林》:“楚,丛木也;登高望远,见木杪如平地,故云平楚。”鲁迅《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2.犹平野。宋文天祥《汶阳道中》诗:“平楚渺四极,雪风迷远天。”清冯桂芬《劝树桑议》:“西北诸省千百里,弥望平楚,莫不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