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注释

衡门注释

【残山剩水】“残山賸水”。1.零散的山水;明灭隐现的山水。宋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絶。”元张宪《题富春吴云槎皆山楼》诗:“残山剩水不到目,清赏有癖今成痾。”清纳兰性德《好事近》词:“何路向家园,歷歷残山賸水。”2.残破的山河。指亡国或经过丧乱后的土地、景物。宋范成大《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诗:“晴日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明王璲《题赵仲穆画》诗:“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然而南宋的小朝廷却仍旧向残山剩水间的黎民施威。”见“残山剩水”。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