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若世上士,惟顾势力均

曷若世上士,惟顾势力均

诗句读音
曷若世上士平仄:平 仄 仄 仄 仄
拼音: hé ruòshìshàng shì
惟顾势力均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八諄
拼音: wéigùshì lìjūn

曷若世上士,惟顾势力均释义

【曷若】1.什么样;怎样。《晏子春秋·问上十六》:“君子常行曷若?”《荀子·强国》:“如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杨倞注:“天下必笑其无谋灭亡,问以为何如也。”2.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后汉书·班固传下》:“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唐柳宗元《刘叟传》:“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清顾炎武《钱粮论上》:“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

【世】〔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又《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又《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又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又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

【上士】1.道德高尚的人。《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明陈汝元《金莲记·搆衅》:“下官程颐,别号伊川,人许性天上士,自惭理学名儒。”清钱澄之《田园杂诗》之十六:“上士守其中,下士劳其形。”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孙诒让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

【惟】〔古文〕《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又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又姓。又《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势力】1.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汉书·艺文志》:“《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於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南史·谢庄传》:“﹝庄﹞大明元年,起为都官尚书。上时亲览朝政,虑权移臣下,以吏部尚书选举所由,欲轻其势力。”宋苏轼《书蒲永昇画后》:“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昇輒嘻笑捨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老舍《茶馆》第二幕:“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2.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北史·毛脩之传》:“亮既剧蜀,弗量势力,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