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鼻端白现,依旧眉毫雪垂
诗句 | 读音 |
---|---|
何时鼻端白现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hé shíbí duān báixiàn |
依旧眉毫雪垂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yī jiùméi háoxuěchuí |
何时鼻端白现,依旧眉毫雪垂释义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刘大白《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典
【鼻端白】佛教修行法之一。注目谛观鼻尖,时久鼻息成白。《楞严经》卷五:“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諦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动世界,徧成虚浄,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宋黄庭坚《谢曹方惠物》诗:“注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
【现】《集韻》《正韻》形甸切,音見。《集韻》玉光。又《正韻》顯也,露也。《抱朴子至理卷》或形現往來。又《集韻》胡典切,音蜆。石之次玉者。
【依旧】照旧。《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幼,依旧居内。”唐赵璜《题七夕图》诗:“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图。”清孙枝蔚《避乱赠刘二含哲》诗:“桂花依旧身无恙,听説长安血似池。”茅盾《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眉毫】长毛。亦泛指眉毛。唐陆龟蒙《和题支山南峰僧韵》:“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説初栖海岳年。”宋王禹偁《寄赞宁上人》诗:“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一:“谚云: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如老饕。故苏东坡作《老饕赋》。”典
【雪】《唐韻》《集韻》相絕切《韻會》《正韻》蘇絕切,音。《說文》本作。凝雨。《元命包》隂凝爲雪。《釋名》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埤雅》雪六出而成華,言凡草木華五出,雪華獨六出,隂之成數也。《詩·邶風》雨雪其雱。又《廣韻》除也。《韻會》洗也。《莊子·知北遊》澡雪而精神。《戰國策》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又《廣韻》拭也。《家語》以黍雪桃。《史記·酈食其傳》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又小雪、大雪,節名。見《後漢·律曆志》。又山名。《後漢·明帝紀註》天山卽祈連山。一名雪山。又陽春白雪,古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