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诗句读音
何时城北寺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é shí2běi sì
重听木鸡啼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zhòng tīngmù jītí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释义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龙城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刘大白《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典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北寺】监狱名。《后汉书·陈敬王刘羡传》:“﹝灵帝﹞詔槛车传送愔、迁诣北寺詔狱。”《南史·王融传》:“融被收,朋友部曲,参问北寺,相继於道。”清吴伟业《后东皋草堂歌》诗:“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参见“北寺狱”。2.大理寺的别称。唐苏颋《奉和崔尚书赠大理陆卿鸿胪刘卿见示之作》:“北寺邻玄闕,南城写翠微。”唐陈子昂《为陈舍人让官表》:“非有君子瑚璉之材,通儒青紫之秀,已得评刑北寺,执宪南臺。鷞鳩之政无闻,驄马之荣已极。”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宋苏轼《仙游潭》诗自注:“潭上有寺二。一在潭北,循黑水而上,为东

【重听】听觉迟钝;耳聋。汉枚乘《七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汉书·循吏传·黄霸》:“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唐白居易《欢喜二偈》诗:“眼暗头旋耳重听,唯餘心口尚醒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训》:“教官某,甚聋……人不知其重听。”

【木鸡】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鬭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鷄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唐白居易《礼部试策》之三:“事有躁而失、静而得者,故木鸡胜焉。”明王錂《春芜记·说剑》:“须一精神似木鸡待鬪,还须解弄丸机彀。”2.木制能飞的鸡。晋葛洪《抱朴子·应嘲》:“墨子刻木鸡以厉天,不如三寸之车鎋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