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防积压,丸药趁清明

和诗防积压,丸药趁清明

诗句读音
丸药趁清明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wán yàochènqīng míng
和诗防积压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hè shīfángjī yā

和诗防积压,丸药趁清明释义

【丸药】1.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八·散粥施药》:“朝廷每岁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药六千囊。”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2.揉制药丸。《晋书·陈寿传》:“﹝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西游记》第七三回:“东廊下坐着一个道士,在那里丸药。”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清明】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鬚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宋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李大钊《时》:“‘晨’为日之始,新鲜的朝气,清明的曙光,都随‘晨’的时光以俱至。”2.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汉书·礼乐志》:“﹝世祖﹞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和诗】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唐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元白始。”清沉初《西清笔记》卷一:“六月,上命回京。諭曰:‘汝在此,不过得汝和诗而已。’”

【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扶方切,音房。《說文》隄也。《玉篇》鄣也。《廣韻》防禦也。《爾雅·釋地》墳,大防。《疏》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左傳·襄二十五年》町原防。《註》防,隄也。《穀梁傳·昭八年》艾蘭以爲防。《註》防爲田之大限。《孟子》無曲防。《戰國策》有長城鉅防,足以爲塞。又《玉篇》備也。《易·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又《玉篇》禁也。《禮·檀弓》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供,又敢與知防。《註》防,禁放溢也。又《爾雅·釋宮》容謂之防。《註》

【积压】1.积聚搁置。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小考的预备》:“假如三天作一文,一连几次不改,便积压起来了。”鄢国培《巴山月》第二章一:“因为头天陆祖福交办的文件信函这样多,又是从来不许积压,所以他一直专注的工作。”2.堆积、重压;积聚、压迫。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蛎灰》:“凡海滨石山傍水处,咸浪积压,生出蠣房,闽中曰蚝房。”冰心《往事·六一姊》:“我听人家说,煤是树木积压变成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她心中长久积压着对不起周村家的感觉,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