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合位娲后,同称伏羲

诗句读音
同称伏羲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tóng chēngfú xī
合位娲后平仄:仄 仄 平 仄
拼音: hé|gěwèiwāhòu

合位娲后,同称伏羲释义

【同称】,表示同等看待。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弘农太守河内吴匡》:“过与不及,古人同称。”2.同样称谓。谓名分无区别。《宋史·职官志一》:“横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胄之士与縉绅同称,寧名号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机。”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亦作“伏戏”、“伏牺”。《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庄子·大宗师》:“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汉扬雄《法言·问道》:“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晋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曰伏羲。”《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贾公彦疏引《孝经纬》:“伏牺之乐曰《立基》。”唐杨炯《少室山姨庙碑》:“伏羲画卦,唯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

【位】《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漢典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

【娲】《廣韻》古蛙切《集韻》公蛙切,音蝸。《說文》古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又女媧始制笙簧。《禮·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史記·五帝紀》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又女媧山,在鄖陽竹山縣西,相傳煉石補天處。《王象之詩》女媧山下少人行,谷雲深一鳥鳴。又《廣韻》古華切《集韻》姑華切,音瓜。義同。亦姓。又《正字通》方音或讀作蛙。又作窩。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