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行取好官,一为光同侪

盍行取好官,一为光同侪

诗句读音
盍行取好官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éxíng qǔhǎo guān
一为光同侪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yīwéi|wèiguāngtóng chái

盍行取好官,一为光同侪释义

【盍】《唐韻》胡臘切《集韻》《韻會》轄臘切《正韻》胡閤切。與盇同。《說文》覆也。《爾雅·釋詁》合也。《易·豫卦》朋盍簪。《疏》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何不也。《左傳·桓十一年》盍請濟師於王。《論語》盍各言爾志。又《魏略·西域傳》氐人分竄山谷閒,其種非一,自相號曰盍稚。又姓。宋盍著,嘉七年,以殿中丞知常熟縣事。又《韻會》或作蓋。《詩·小雅》蓋云歸處。《孟子》則蓋反其本矣。又《集韻》丘葛切,音渴。盍旦,鳥名。《禮·坊記》詩云:相彼盍旦,尚猶患之。《註》夜鳴求旦之鳥。《集韻》與曷鶡同。又《集韻》丘蓋切,音嘅。義同。 《字

【行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孤儿行》:“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如雨。”2.明清时,地方官经推荐保举后调任京职。明李贽《答焦漪园》:“潘雪松闻已行取,《三经解》刻在金华,当必有相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稽清知县,已行取做刑科给事中。”《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未及数月,行取进京,授了给事中。”

【好官】的官职(如品位、俸禄、地域等)。亦指美差、肥缺。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宣宗﹞问宰臣孰为丹后,周墀曰:‘臣近任江西见丹行事,遗爱餘风,至今在人。其子宙,见任河阳观察判官。’上曰:‘速与好官。’”《宋史·曹彬传》:“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2.清廉贤明的官员。《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安学海﹞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真是金山也似的人。”《宦海》第一回:“也有几个不要钱的好官,要认真的禁开赌馆。”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同侪】1.同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郑同儕,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杜预注:“儕,等也。”《周书·于翼传》:“翼言於帝曰:‘萧撝,梁之宗子;王褒,梁之公卿。今与趋走同儕,恐非尚贤贵爵之义。’”2.同伴,伙伴。宋何薳《春渚纪闻·陷蛇出虱身轻》:“寨卒有萧愁者,为人性率,同儕多狎侮之。”清周亮工《书影》卷二:“鹿伯顺有使者来宽,同儕三人,拟一时婚娶。”陈毅《与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同志中有十年不见者》诗:“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儕并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