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

诗句读音
棠阴画寂清如水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五旨
拼音: táng yīnhuàjìqīngrúshuǐ
何须奋髯走百吏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仄 仄
拼音: hé xūfèn ránzǒubǎi lì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释义

【棠阴】1.棠树树荫。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南朝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詎怜。”唐刘长卿《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栖託分,犹恋旧棠阴。”宋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跃身入三舘,烂目閲四库。”清钱谦益《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棠阴遍陈汝之间,尸祝在黄韩之后。”参见“棠树”。3.《淮南子·览冥训》:“日入落棠。”高诱注:“落棠,山名,日

【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前歷切,音籍。《說文》無人聲也。本作。从宀尗聲。《徐曰》此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又或作。《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諔漃。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何须】犹何必,何用。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宋贺铸《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鲁迅《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奋髯】抖动胡须。激愤或激昂貌。《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卧……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唐王维《为画人谢赐表》:“裂眥奋髯,髮衝鶡冠。”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姦将。”清魏源《陕西按察使赠布政使严公神道碑铭》:“及其驰骋上下,奋髯哆颐,沙聚数千里,龟灼数百世。”

【百吏】指公卿以下众官。《国语·周语上》:“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强国》:“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韩诗外传》卷六:“如是则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后敢安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