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

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

诗句读音
河阳新妇子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hé yángxīn fùzǐ
临际小厮儿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línjìxiǎo sīér

河阳新妇子,临际小厮儿释义

【河阳】1.黄河北岸。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元袁桷《清明》诗:“河南禁酒河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2.晋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宋苏辙《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河阳罢后成南圃,彭泽归来卧北窗。”宁调元《燕京杂诗》之二:“容易河阳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新妇】1.称新娘子。《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汉焦赣《易林·同人之涣》:“娶於姜吕,驾迎新妇。”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狱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女称新妇。”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白首完婚》:“迟暮之年,行将就木,岂有五六十老女子,作新妇妆哉!”瞿秋白《饿乡纪程》三:“做新妇的时代,是中国妇女一生一世的紧要关头。”2.称弟妻。《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晋郭璞注:“犹今言新妇是也。”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三:“恭公弟妇,王冀公孙女,曾出也。岁旦,拜恭公,恭公迎谓:‘六新妇,曾三除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小厮】1.称年轻男仆。《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个小廝捧壶,一个小廝打扇。他便看几行书,饮一杯酒,自取其乐。”《红楼梦》第三回:“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廝上来抬着轿子。”《花城》1980年第7期:“小厮们早已将上屋打扫干净后悬挂祖宗的遗像。”2.用作对人的昵称。《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临济小廝儿,只具一隻眼。”3.称儿子,男孩。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一个小廝儿,唤做欢郎。”元关汉卿《绯衣梦》第一折:“俺两家指腹成亲。后来我家生了个女儿……他家得了个小廝。”《七国春秋平话》卷中:

【儿】《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唐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又《韻會》男曰兒,女曰嬰。又《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又《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又《韻會》姓也。漢有兒寬。又《唐韻》五稽切《集韻》《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