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音中律,藻翰扬辉

和音中律,藻翰扬辉

诗句读音
藻翰扬辉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zǎohànyáng huī
和音中律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hé yīnzhōng lǜ

和音中律,藻翰扬辉释义

【藻】《唐韻》《韻會》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又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又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又《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干祿字書

【扬辉】暉”。发出光辉。《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虹蜺扬煇,弃和取同。”三国魏曹植《七启》:“符采照烂,流景扬煇。”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萋萋緑林,奋荣扬暉。”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黄堂佐政齐黎庶,肯将清似月扬辉,如渊彻底。”郭沫若《星空·洪水时代》:“月儿在分外扬辉。”

【和音】1.平和之音;和谐之音。《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渥恩颁春禄,《咸》《护》听和音。”《旧唐书·音乐志三》:“筵辉丽璧,乐畅和音。”清张炳璿《拟庭中有奇树》诗:“比翼刷文翰,间关鸣和音。”2.音乐术语。同时发响的若干个音。

【中律】1.合于音律。汉贾谊《新书·傅职》:“号呼歌謡声音不中律,燕乐雅颂逆乐序。”《韩诗外传》卷一:“马鸣中律,驾者有文,御者有数。”2.合乎格律。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鉶。”3.合乎法度。《文选·左思<魏都赋>》:“毕出征而中律,执奇正以四伐。”吕向注:“军帅师出行,尽中剋胜之法,执奇正之计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