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释义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一乘】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管子·乘马》:“一乘者,四马也。”《仪礼·既夕礼》:“翭矢一乘,骨鏃短卫。”郑玄注:“四矢曰乘。”2.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左传·昭公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公孟以出。”《汉书·马援传》:“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新唐书·陆长源传》:“吾祖罢魏州,有车一乘,而图书半之,吾愧不及先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京剧《锁麟囊》第十三场:“那日春秋亭中避雨,就是你一乘花轿,还有第二
【何用】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汉王充《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唐韩愈《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唐王泠然《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
【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
【方便】1.佛教语。谓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説,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唐姚合《秋夜寄默然上人》诗:“赖师方便语,渐得识真如。”《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2.随机乘便。《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季龙﹞所为酷虐。军中有勇榦策略与己侔者,輒方便害之,前后所杀甚众。”《北史·魏东阳王丕传》:“若有姦邪方便谗毁者,即加斩戮。”唐刘肃《大唐新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