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赞言,善哉善哉

合掌赞言,善哉善哉

诗句读音
合掌赞言平仄: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hé|gězhǎngzànyán
善哉善哉平仄:仄 平 仄 平
拼音: shàn zāi

合掌赞言,善哉善哉释义

【合】《唐韻》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音盒。《說文》合口也。又《玉篇》同也。《易·乾卦》保合太和。《詩·小雅》妻子好合。又配也。《詩·大雅》天作之合。《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又會也。《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註》合,會也。又聚也。《論語》始有曰:苟合矣。《註》合,聚也。又答也。《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註》合,答也。又閉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註》李奇曰

【掌】〔古文〕《唐韻》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止兩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又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又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又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又《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 《正字通》古作。覆手爲爪,反爪爲。

【赞】《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說文》見也。从貝从兟。《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註》贊,明也。《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傳》贊,佐也。《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家語》游夏不能贊一辭。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贊曰。《註》師古曰:贊,進也。又《廣韻》出也,助也。又姓。《呂氏春秋》相馬贊君。又叶則縣切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

【善哉】1.赞叹之辞。《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邢昺疏:“景公闻孔子之言而信服之,故嘆曰‘善哉’。”《法华经·方便品》:“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辽智化《玉石观音唱和诗》:“方池波面躡花臺,瞻奉无非唱善哉。”2.传说中的树名。《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汉武游上林,见一好树,问东方朔,朔曰:‘名善哉。’”3.凤鸟夜鸣。《初学记》卷三十引《论语摘衰圣》:“﹝凤﹞夜鸣曰善哉,晨鸣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