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诗句读音
凤池鳌岛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fèng chíáodǎo
十年前曾坐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四果
拼音: shí niánqiánzēng|céngzuò
红尘难染著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óng chénnán|nàn|nuórǎn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释义

【凤池】1.即凤凰池。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鸞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清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凤凰池”。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王谟辑《世本·作篇》:“伏羲氏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3.砚的一种。宋范纂《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宋范纂《端溪砚谱》:“宣和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

【鳌】《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玉篇》魚名。《正字通》俗鼇字。詳黽部鼇字註。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曾】《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音層。《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聲。《九經字樣》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

【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红尘】的飞尘。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杜牧《过华清宫》诗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秦观《金明池》词:“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只寻芳归去。”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三:“十丈红尘飞紫陌,掩关閒煞踏青屐。”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方岩纪静》:“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2.指繁华之地。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缘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唐王建《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夜半听鷄梳白髮,天明走马入红尘。”清孙枝蔚《春城曲》:“素纱软屏看不得,但云门外红尘好

【难】〔古文〕《廣韻》《韻會》那干切《集韻》那肝切,音。《說文》鳥也。本作。又《玉篇》不易之稱也。《書·臯陶謨》惟帝其難之。《咸有一德》其難其愼。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閒木難。《註》《南越志》曰:木難,金翅鳥沫所成碧色珠也。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難從党。見《姓苑》。又《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同儺。《集韻》難,卻除凶惡也。《周禮·春官·占夢》遂令始難歐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禮·月令》季春,命國難。《又》季冬命有司大難。又《詩·小雅》其葉有難。《傳》難然盛貌。《釋文》乃

【染】《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又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又《博雅》染耦,和諧也。又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 《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 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漢典考證:〔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