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初分翠黛愁,锦筵歌板拍清秋
诗句 | 读音 |
---|---|
红脸初分翠黛愁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hóng liǎnchūfēn|fèncuì dàichóu |
锦筵歌板拍清秋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ǐnyángē bǎnpāiqīng qiū |
红脸初分翠黛愁,锦筵歌板拍清秋释义
【红脸】1.犹红颜。妇女艳丽的面容。南朝梁简文帝《妾薄命》诗:“玉貌歇红脸,长顰串翠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宋柳永《少年游》词之四:“香幃睡起,发妆酒釅,红脸杏花春。”2.指美女。唐项斯《长安退将》诗:“翠眉红脸和回鶻,惆悵中原不用兵。”3.害羞;羞愧。沙汀《困兽记》十三:“这样来谈话剧,我真要替你们红脸哩!”4.以怒容相对。如:我从来没跟谁红过脸。5.俗称传统戏曲中的红生角色为唱红脸的。比喻敢于严声厉色、直言不讳的人。巴金《里昂》:“固然我在这方面走过不少弯路,有时候把白脸看成红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翠黛】1.眉的别称。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唐杜甫《陪诸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之二:“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宋秦观《南乡子》词:“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顰。”明叶宪祖《鸾鎞记·闺咏》:“几番盼杀张京兆,翠黛留将懒自描。”2.指画眉用的青黑色螺黛。郁达夫《沉沦》四:“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3.黑绿色。唐皮日休《太湖诗·石板》:“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清吴伟业《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飮切,音。《說文》襄色織文也。从帛金聲。《徐曰》襄,雜色也。漢魏郡有縣,能織錦綺,因名襄邑。《釋名》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字从金帛。《詩·衞風》衣錦褧衣。《傳》錦,文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拾遺記》員嶠山有冰蠶,霜覆之,然後成繭。其色五采,後代效之,染五色絲,織以爲錦。又《五代史·吳越世家》臨安有大樹,錢鏐幼時戲於此,及貴歸,衣以錦,號其樹曰衣錦將軍。又《南窗紀談》中散大夫,舊說謂之十樣錦。受命之初,不俟恩赦,便許封贈父母,一也。妻
【筵】《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說文》竹席也。《周禮·春官》司几筵下士二人。《註》筵亦席也。鋪陳曰筵,藉之曰席。筵鋪于下,席鋪于上,所以爲位也。《釋名》筵,衍也。舒而平之,衍衍然也。《詩·小雅》賔之初筵。《箋》筵,席也。《正字通》經筵,王者講讀之處。
【歌板】即拍板。乐器。歌唱时用以打拍子,故名。唐李贺《酬答》诗之二:“试问酒旗歌板地,今朝谁是拗花人?”宋周邦彦《虞美人》词:“舞腰歌板閒时按,一任旁人看。”一本作“歌版”。清黄景仁《赠舍上元》诗:“怕听歌板听禪板,厌看春灯看佛灯。”
【拍】《廣韻》《正韻》普百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魄。《說文》本作。拊也。《釋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唐書·曹確傳》優人李可及,能新聲自度曲,少年爭慕之,號爲拍彈。《晹樂書》九部樂有拍板,韓文公目爲樂句。《琴集》大胡笳十八拍,小胡笳十九拍,蔡琰作。又拍張,手搏捽,胡之戲也。《南史·王敬則傳》善拍張,宋帝使跳刀,接無不中,仍撫髀拍張。又《集韻》莫白切,音陌。擊也。亦與同。又《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與胉膊同。《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其實豚拍。《註》鄭杜皆以拍爲膊,謂脅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清吴谦牧《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艾芜《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