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释义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蒙尘】尘蒙覆。《淮南子·缪称训》:“蒙尘而欲毋眯,涉水而欲毋濡,不可得也。”晋陆机《文赋》:“惧蒙尘於叩缶,顾取笑乎鸣玉。”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寺贫僧乞食,臺古佛蒙尘。”2.古代多指帝王失位逃亡在外,蒙受风尘。《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后汉书·刘虞传》:“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徽钦蒙尘,宋高纘统。”
【鸿门】高门,显贵之家。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这个是远方朋友,想亦是鸿门之客,老兄拜揖。”2.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东。楚汉相争,项羽驻军并会宴刘邦于此,故又称项王营。《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晋潘岳《西征赋》:“籍含怒於鸿门,沛跼蹐而来王。”《齐东野语·诗用史论》引宋钱舜选诗:“项羽天资自不仁,那堪亚父作谋臣。鸿门若遂樽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明李东阳《鸿门高》诗:“鸿门高,高屹屹。日光荡,云雾塞。双舞剑,三示玦。”3.古地名。汉西河郡县名。唐时为河东
【薄蚀】。《吕氏春秋·明理》:“其月有薄蚀。”高诱注:“薄,迫也。日月激会相掩,名为薄蚀。”《史记·天官书论》:“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皆以为占。”《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故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彗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清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四》:“大薄蚀,大崩竭,起於胶固。”参见“薄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