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游(寺忆曾游处)

后游(寺忆曾游处)

朝代:唐朝 | 作者:杜甫 | 诗词类型:

后游(寺忆曾游处)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后游(寺忆曾游处)译文版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想起以前曾经游览过的修觉寺和桥,这次重游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

参考资料:

1、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78-179

后游(寺忆曾游处)作者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 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 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 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 杜甫详细介绍写景,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