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幸来归,余事何足言

华表幸来归,余事何足言

诗句读音
华表幸来归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á biǎoxìng láiguī
余事何足言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二元
拼音: yú shìhé|hē|hèzúyán

华表幸来归,余事何足言释义

【华表】1.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示道路的木柱。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橰,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諫也。亦以表识衢路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洛水﹞南北两岸有华表,举高二十丈,华表上作凤凰,似欲冲天势。”周祖谟注:“华表,所以表识道路者也……古代建筑前路边每有石华表。”2.古代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等前兼作装饰用的巨大柱子。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造。柱身往往雕有纹饰。北

【幸来】1.希望前来。《史记·齐太公世家》:“十月戊子,田乞请诸大夫曰:‘常之母有鱼菽之祭,幸来会饮。’”唐韩愈《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夜宿驛亭愁不睡,幸来相就盖征衣。”2.谓亲自前来。《史记·项羽本纪》:“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余事】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宋刘克庄《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穰苴兵法。”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汉牟融《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宋苏轼《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3.其他的事,别的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足】〔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又《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又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又《廣韻》子句

【言】〔古文〕《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糾萬民,七曰造言之。《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