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连樯住,注流泛闸平

画舫连樯住,注流泛闸平

诗句读音
画舫连樯住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遇
拼音: huà fǎnglián qiángzhù
注流泛闸平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4liú fànzhápíng

画舫连樯住,注流泛闸平释义

【画舫】华美的游船。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浮画舫,跃青驄,小桥门外緑荫笼。”清孙枝蔚《重游徐幼长园林》诗:“门前增画舫,墻外落红梅。”郭沫若《南京印象·秦淮河畔》:“河上也有一些游艇,和玄武湖的艇子差不多,但有些很明显地是所谓画舫,飘浮着李香君、葛嫩娘们的瘦影。”汉

【连樯】。形容船多。晋郭璞《江赋》:“舳艫相属,万里连檣。”唐杜甫《舟中》诗:“结缆排鱼网,连檣并米船。”清谢元淮《盐筴》诗:“连檣大艑来,探丸衝波起。”

【注】《唐韻》之戍切《集韻》《韻會》朱戍切,音註。《說文》灌也。《增韻》水流射也。《詩·大雅》豐水東注。又引也。《前漢·溝洫志》注塡淤之水,漑舄鹵之地。又意所嚮曰注。《管子·君臣下篇》君人者上注。《註》上謂注意於上天。又記也。《通俗文》記物曰注,因支分派別之意。又凡以傳釋經曰注,通作註。又聚也。《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又擊也。《莊子·達生篇》以黃金注者。又屬也。《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言以旄牛尾屬之竿首。又屬矢於弦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乗槐本而覆。又附藥亦爲注。《周禮

【流泛】漂泊。《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唐卿﹞因念女子旧约,遍令寻访,竟无下落,不知流泛在那里去了。”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