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
花非花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注释版
花非花,雾非雾。
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如:来时。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去似朝云无觅处。
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
花非花译文版
花非花,雾非雾。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夜半来,天明去。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去似朝云无觅处。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参考资料:
1、李济洲 .全唐诗佳句赏析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
2、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引用日期2012-06-20] .
3、白居易《花非花》试释:黄钺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白居易《花非花》再辨:谢虹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5、白居易的《花非花》:文青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吴功正;琵琶声声 激越动人——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花非花:麦子 - 《文苑(经典美文)》,2009年10期
花非花拼音版
huā fēi huā ,wù fēi wù ,花非花,雾非雾,
yè bàn lái ,tiān míng qù 。夜半来,天明去。
lái rú chūn mèng bú duō shí ,来如春梦不多时,
qù sì cháo yún wú mì chù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作者白居易简介

花非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似花又不是花,似雾又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 查看详情
- 91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