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何萧爽,凉风扫郁蒸
诗句 | 读音 |
---|---|
怀抱何萧爽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huái bàohé|hē|hèxiāo shuǎng |
凉风扫郁蒸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iáng fēngsǎo|sàoyù zhēng |
怀抱何萧爽,凉风扫郁蒸释义
【怀抱】抱着。《诗·小雅·蓼莪》“出入腹我”汉郑玄笺:“腹,怀抱也。”《后汉书·曹褒传》:“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潘金莲在那边屋里冷清清,独自一个儿坐在床上怀抱着琵琶。”2.谓心里怀着。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怀抱着希望,她逐渐看出她的将来不在这狭小的世界里。”3.胸前。亦指胸部和手臂向前环抱的空间。三国魏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妻子牵衣袂,落泪霑怀抱。”唐元稹《哭崔儿》诗:“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宋苏轼《哭干儿》诗之一:“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清唐甄《潜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萧爽】闲适。唐雍陶《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四:“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金元好问《少林》诗:“云林入清深,禪房坐萧爽。”清汪懋麟《早过南坞》诗:“东华满尘垢,萧爽是城西。”2.凉爽;凄清。宋陆游《感秋》诗:“秋堂露气清,萧爽入毛骨。”元刘祁《游西山记》:“见白云数缕出东山,延布南岭上,状如飞龙蜿蜒,山中露气萧爽。”明李东阳《谢谢方石惠石棋子》诗:“空堂无人石枰响,病骨先秋觉萧爽。”3.萧洒自然。宋周密《图画碑帖续钞》:“伯时为米芾作《山阴图》,精神萧爽,令人顾接不暇。”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诗极萧爽,或传
【凉风】风”。1.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唐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颯尔凉风吹。”2.凉爽的风。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是时日在西隅,凉风拂衽。”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清龚自珍《论私》:“夏有凉风,冬有燠日,天有私也。”茅盾《子夜》一:“五月夜的凉风吹在车窗上,猎猎地响。”3.西南风。《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曰凉风。”《国语·周语下》“以遂八风”三国吴韦
【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又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又《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本作埽。又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郁蒸】1.闷热。《素问·五运行大论》:“其令鬱蒸。”王冰注:“鬱,盛也;蒸,热也。言盛热气如蒸。”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鬱蒸。”清王晫《快说续记》:“盛暑鬱蒸数日,夜不能成寝。”2.凝聚和蒸腾。《太平广记》卷四十引唐裴铏《传奇·陶尹二君》:“天地尚能覆载,云气尚能鬱蒸,日月尚能晦明,川岳尚能融结。”3.蒸腾。《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水潦方降,草木蒙密,地气鬱蒸,易生疾厉,不可行师。”4.引申为生气萌动。宋司马光《山头春色》诗:“天意欲迴煦,羣生稍鬱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