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

诗句读音
荒城岑寂冒春霏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huāng chéngcén jìmào|mòchūnfēi
竹落江村具体微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zhúlà|luò|lào1cūnjù tǐ1

荒城岑寂冒春霏,竹落江村具体微释义

【荒城】1.荒凉的古城。唐杜甫《谒先主庙》诗:“絶域归舟远,荒城繫马频。”宋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清魏荔彤《马陵道》诗:“荒城夜半喧雷雨,还似当年万弩声。”2.指荒坟。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纍纍乎旷野与荒城?”

【岑寂】亦泛指寂静。《文选·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李善注:“岑寂,犹高静也。”唐杜甫《树间》诗:“岑寂双柑树,婆娑一院香。”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结茅苍岭下,自与喧卑隔。况值雷雨晴,郊原转岑寂。”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这时敌我双方的炮火都比较岑寂,只偶尔有一两发炮弹咝咝地叫着落在山顶。”2.寂寞,孤独冷清。唐唐彦谦《樊登见寄》诗之三:“良夜最岑寂,旅况何萧条。”明刘基《别绍兴诸公》诗:“况有良友朋,时来慰岑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绩女》:“媪勿惧,妾之孤,亦犹媪也。我爱

【冒】〔古文〕 《唐韻》莫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耄。《說文》蒙而前也。从冃目,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冒若目無所見也。《前漢·翟方進傳》冒濁苟容。《註》師古曰:貪蔽也。《食貨志》舉陵夷廉恥相冒。《註》冒,蔽也。又假稱曰冒。《前漢·衞靑傳》冒姓衞氏。《註》冒爲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又所以覆其首。《前漢·雋不疑傳》著黃冒。又《玉篇》覆也,食巾也。又與媢通。《正韻》忌也。《書·秦誓》冒嫉以惡之。又通作瑁。《周禮·春官》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註》名玉。曰冒者,言德能覆天下也。又《集韻》《韻會》《正韻》

【春】〔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

【霏】〔古文〕《唐韻》芳非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微切,音菲。《說文》雨雪貌。从雨非聲。《集韻》雰也。《詩·邶風》雨雪其霏。《傳》霏,甚貌。又《小雅》雨雪霏霏。

【竹】《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音竺。《說文》冬生靑艸,象形。下垂箁箬也。《竹譜》植類之中,有物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又》竹雖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詩·衞風》綠竹猗猗。《禮·月令》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史記·貨殖傳》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戸侯等。《釋名》竹曰个。《淮南子·俶眞訓》竹以水生。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竹。《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史記·律書註》古律用竹。

【落】《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又《爾雅·釋詁》落,始也。又《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又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又《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又《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又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又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又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又

【江】《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音杠。水名。《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書·禹貢》岷山導江。《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又《書·禹貢》三江旣入。《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

【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具体】具体而微”。2.指个别而细微的事情。晋葛洪《抱朴子·备阙》:“若以所短弃所长,则逸儕拔萃之才不用矣;责具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3.谓粗具大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有扶乩者……亦能作画,画不过兰竹数竿,具体而已。”4.不笼统;不抽象。叶圣陶《线下·校长》:“想要辩解,又没有具体的方法。”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先把这个战斗的具体部署讲一下。”5.指实际存在的,真实的。巴金《等着,盼着》:“我小时候听过杀人灭口的故事,绝没有想到在六七十年以后会看到具体的事例。”6.特定的

【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又《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又《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又《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又《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又《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又《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