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释义
【皇帝】1.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苗。”2.三皇五帝的省称。《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成玄英疏:“虽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一说,即黄帝。陆德明释文:“皇帝,本又作黄帝。”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皇、黄通用,今本作‘黄帝’。”汉应劭《风俗通·声音》:“昔皇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阴,取竹於嶰谷生,其窍厚均者。”一本作“黄帝”。3.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始自秦
【明圣】圣哲。《管子·霸言》:“国在危亡而能寿者,明圣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宋丁谓《丁晋公谈录》:“太祖明圣、慈惠,歷代创业之主不可比也。”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澳门纪略>跋》:“今天子明圣,抚外夷有道。”
【忠】《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說文》敬也。《玉篇》直也。《增韻》內盡其心,而不欺也。《周禮·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聖,義,忠,和。《疏》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謂言出于心,皆有忠實也。又《六書精蘊》竭誠也。《書·伊訓》爲下克忠。《傳》事上竭誠也。又不貳也。《詩·邶風·北風箋》詩人事君無二志,勤身以事君,忠也。又《廣韻》無私也。《左傳·成九年》無私,忠也。《後漢·任延傳》延曰:私臣不忠,忠臣不私。又厚也。《周語》忠非親禮。《註》厚也。又《諡法》危身奉上,險不辭難曰忠。又州名。古巴東郡
【邪】《廣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斜。《廣韻》不正也。《正韻》姦思也,佞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書·大禹謨》去邪勿疑。又《韻會》辟邪,獸名。又《唐韻》以遮切《集韻》《韻會》《正韻》余遮切,音耶。《說文》琅邪,郡名。又莫邪,劒名。吳大夫莫邪作寶劒,因名。又呼韓邪,匈奴王名。《前漢·宣帝紀》呼韓邪單于來朝。又若邪,水名。在越州會稽縣。又胥邪,木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留落胥邪。《註》胥邪,似椶櫚,皮可爲索。又汙邪,下地田也。《史記·滑稽傳》汙邪滿車。又助語,又疑辭,經傳俱作邪,俗作耶。又《
【辨别】分辨区别。唐元稹《哭子》诗之二:“纔能辨别东西位,未解分明管带身。”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或矫拂情欲,或切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但要明白,首先就要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