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

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

诗句读音
归为田里荣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guīwéi|wèilǐróng
皇恩赐印绶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拼音: huángēn cìyìn shòu

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释义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荣】《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於營切,音營。《說文》桐木也。見桐字註。又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禮·喪大記》升自東榮,降自西北榮。《註》榮屋翼也。又榮華。《爾雅·釋草》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又《淮南子·時則訓》秋行夏令爲華,行春令爲榮。又榮者,辱之反。《老子·道德經》知其榮,守其辱。又人以血爲榮,以氣爲衞。《內經》榮衞不行,五臟不通。又《諡法》寵祿光大曰榮。又州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唐置榮州。又杜榮,草也。《爾雅》莣,杜榮。註似茅,皮可以爲繩索履屩。又

【恩赐】1.朝廷的赏赐。《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帝﹞时幸其第,恩赐特异。”宋王安石《次韵冲卿除日立春》:“恩赐随嘉节,无功祗自尘。”《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又写了一道恳求恩赐还山的本,从通政司送了进去。”2.泛指施予,施舍。《水浒传》第十九回:“吴用向前称谢道:‘夜来重蒙恩赐,拜扰不当。’”杨朔《春子姑娘》:“你处理春子的问题,完全抱着恩赐观点。”

【印绶】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綬。”《旧唐书·裴度传》:“带丞相之印綬,所以尊其名;赐诸侯之斧鉞,所以重其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兗州府﹞连忙委了本府经歷厅,到嶧县去摘了印綬,权时代理县事。”2.借指官爵。唐韦应物《饵黄精》诗:“终期脱印綬,亦与天壤存。”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三:“旧説见龟蛇集者有印綬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