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诗句读音
白云自来去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bái yúnzìlái qù
黄鹤不复回平仄: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五灰
拼音: huáng hèbù|fǒufùhuí

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释义

【白云】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唐苏颋《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蓬莱阁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黄帝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黄帝云师云名”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来去】来和去;往返。晋鸠摩罗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宋朱淑真《舟行即事》诗之三:“画舸寒江江上亭,行舟来去泛纵横。”周瘦鹃《花木丛中·花雨缤纷春去了》:“可是春很无赖,来去飘忽,活象是偷儿的行径。”2.偏指去,回去。唐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诗:“苍生望已久,来去不应迟。”3.谓交往。《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自从小年夫妻,都无一个亲戚来去。”按,《古今小说》第三十五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小”作“少”。4.来由,道理;来龙去脉。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这小鬼头倒説的有

【黄鹤】1.鸟名。即鹤。南朝宋汤惠休《杨花曲》之二:“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北周庾信《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於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倪璠注引周处《风土记》:“鸣鹤戒露。”2.鸟名。即黄鹄。唐玄宗《春台望》诗:“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唐崔湜《大漠行》:“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参见“黄鵠”。3.喻贤才,大才。唐沉佺期《黄鹤》诗:“黄鹤佐丹凤,不能羣白鷴。”唐李白《古风》之十五:“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唐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潜虬且深蟠,黄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