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诗句读音
飞观接天津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fēi guānjiētiān jīn
黄河分地络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huáng héfēn dìluò|lào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释义

【飞观】的宫阙。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阳榭外望,高楼飞观。”《文选·曹植<杂诗>之六》:“飞观百餘尺,临牗御櫺轩。”李善注引《尔雅》:“观,谓之闕。”李周翰注:“观,楼也。”宋柳永《仙吕宫·倾杯乐》词:“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閬苑。”

【接】《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中飮水,故接連其手。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又捷也。《禮·

【天津】银河。《楚辞·离骚》:“朝发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王逸注:“天津,东极箕斗之閒,汉津也。”唐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诗:“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宋欧阳修《鹊桥仙》词:“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2.指天津桥。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宋张耒《和周廉彦》:“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参见“天津桥”。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晋书·天文志上》:“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汉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黄河。”《明史·河渠志一》:“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你还会看见黄河,奔腾不羁的黄河。”

【分地】亦作“分墬”。1.分封土地。《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汉刘向《说苑·政理》:“晋文侯问政於舅犯。舅犯对曰:‘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2.分割土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穫之。”3.遍地;随地。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赋》:“中天起浪,分地泻波。”宋翁卷《晓对》诗:“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4.谓区分土质所宜,种植五谷。南朝梁沉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飭农分地,人粒惟始。”唐王维《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分地依后稷,用天信重黎。”赵殿成笺注:“

【络】《廣韻》盧各切《集韻》《正韻》歷各切,音洛。《說文》絮也。一曰麻未漚也。《急就篇註》絡卽今之生也。一曰今之綿紬是也。又《史記·扁鵲傳》中經維絡。《註》十二經脈,十二絡脈。又《前漢·揚雄傳》緜絡天地。《註》謂包絡之也。又《楚辭·招》鄭綿絡些。《註》絡,縛也。又《班固·西都賦》籠山絡野。《註》絡,繞也。又《班固·東都賦》衍地絡。《註》絡,網也。又《揚子·方言》繘或謂之絡。又《揚子·方言》絡謂之格。《註》所以轉篗車也。 《廣韻》又姓。又《集韻》克各切,音恪。義同。又《韻補》叶魯故切。《楚辭·招》秦篝齊纓,鄭綿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