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逢剑客,青衣江口见诗人

黄鹤楼前逢剑客,青衣江口见诗人

诗句读音
黄鹤楼前逢剑客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uáng hè lóuqiánféngjiàn kè
青衣江口见诗人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qīng yījiāng kǒujiàn|xiànshī rén

黄鹤楼前逢剑客,青衣江口见诗人释义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剑客】剑术的人。《汉书·李陵传》:“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南朝梁江淹《别赋》:“剑客慙恩,少年报士。”宋陆游《剑客行》:“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高士其《谈眼镜》:“当时有一位近视眼的罗马皇帝曾用过它,闭上一只眼睛,来观看剑客们的决斗。”2.现亦指击剑运动员。《新民晚报》1984.10.22:“全国剑客春城相会。”3.特指刺客。《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官属耻之,私遣剑客欲追杀融。”《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今羣臣皆以邕为戒,上畏不测之难,下惧剑客之害,臣知朝廷不復得闻忠言矣!”李贤注:“谓

【青衣】古代帝王、后妃的春服。《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阳……驾仓龙,载青旂,衣青衣,服仓王。”郑玄注:“皆所以顺时气也。”《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青衣,青罗为之,制与鞠衣同。”2.青色或黑色的衣服。汉以后,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辛道度﹞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飧。”《梁书·侯景传》:“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唐刘禹锡《和乐天诮失婢榜者》:“新知正相乐,从此脱青衣。”《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李元﹞正观玩间,忽见一青衣小童,

【江口】江水与他水会流处。唐岑参《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诗:“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唐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再説巫臣之子巫狐庸,奉晋侯命,如吴见吴王寿梦,请兵伐楚。寿梦许之,使世子诸樊为将,治兵於江口。”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三:“予卜居于珠江江口之澳门,以医为业。”2.大黄江的别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东北。当相思江与浔江会合之口。典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诗人】诗经》的作者。《楚辞·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託志乎素餐。”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戒子孙诗,其略曰:‘……《相鼠》尚有礼,宜鉴诗人刺。’”2.写诗的作家。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唐白居易《马上作》诗:“吴中多诗人,亦不少酒酤。”明黄淳耀《马巽甫<游横山记>序》:“昔陶徵士作《桃花源记》,后世诗人如摩詰、昌黎、梦得、圣俞诸公,皆形之咏歌,以为神仙。”孙犁《秀露集·关于诗》:“这包括诗人的‘志’,即思想或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