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
皇皇轩辕君,赞赞皋陶谟释义
【赞赞】书·皋陶谟》:“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蔡沉集传:“思曰之曰当作日……惟日思赞助於帝,以成其治而已。”一说犹明明。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清卢文弨《浙江省督粮道一斋金公家传》:“君子同道为朋,师师赞赞以其成国。”
【皋陶】繇”。亦作“皐陶”。亦作“皋繇”。1.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书·舜典》:“帝曰:‘皐陶,蛮夷猾夏,寇贼姦宄,汝作士。’”《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於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荀子·非相》:“皋陶之状,色如削瓜。”一本作“皐陶”。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扫浮云。”清黄遵宪《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国家明刑有皋繇,定知四十七士同作槛车囚。”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你竟这样的侮辱我!说我不是人!我要和你到皋陶大人那里去法律解决!”2.狱官或狱神的代称。明沉鲸
【谟】〔古文〕譕《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模。《說文》議謀也。《徐曰》慮一事畫一計爲謀,汎議將定其謀曰謨。《虞書》有《大禹謨》,《臯陶謨》。《傳》謨,謀也。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詩·大雅》訏謨定命。《周禮·秋官·大行人》夏宗以天下之謨。又《爾雅·釋詁》僞也。《註》謀而不忠。又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註》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又《集韻》《韻會》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
【皇皇】美盛貌;庄肃貌。《诗·鲁颂·泮水》:“烝烝皇皇,不吴不扬。”毛传:“皇皇,美也。”《礼记·曲礼下》:“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孔颖达疏:“诸侯皇皇者,自庄盛也。”唐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皇皇使臣体,信是德业优。”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君臣穆穆,指青鸟以来临;文武皇皇,乘白云而至止。”陈毅《渡黄河作歌》:“皇皇华夏岂无人?解放军旗伸正义。”2.昭著貌;光明貌。《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毛传:“皇皇,犹煌煌也。”《国语·越语下》:“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韦昭注:“皇皇,
【轩辕】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楚辞·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轩辕之世,史有仓頡,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明王世贞《登岱》诗:“轩辕皇帝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2.借指中华民族。鲁迅《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3.指车輈。《战国策·赵策二》:“前有轩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