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

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

诗句读音
萱草足忘情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uān cǎozúwàng qíng
黄精宜益寿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uáng jīngyíyì shòu

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释义

【萱草】1.植物名。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背面有棱脊。花漏斗状,橘黄色或桔红色,无香气,可作蔬菜,或供观赏。根可入药。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称忘忧草。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唐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明张时彻《采葛篇》:“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2.借指母亲。明刘基《发安溪至青田戎事急不得留有感》诗:“朝原思脊令,夜船梦萱草。”明何景明《为李秀才寿母》诗:“梅花似白髮,萱草亦朱颜。”参见“萱堂”。

【足】〔古文〕疋《唐韻》卽玉切《集韻》《韻會》《正韻》縱玉切,音哫。《說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註》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釋名》足,續也,言續脛也。《易·說卦》震爲足。《疏》足能動用,故爲足也。《禮·玉藻》足容重。《註》舉欲遲也。又《廣韻》滿也,止也。《書·仲虺之誥》矧予之德,言足聽聞。《詩·小雅》旣霑旣足。《禮·學記》學然後知不足。《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吳語》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爾雅·釋草》虃,百足。《註》音纖。又姓。《戰國策》足强。《註》韓人。又《廣韻》子句

【忘情】怒哀乐之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唐杜甫《写怀》诗之一:“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明陈继儒《读书镜》卷九:“宋儒云,禪家有为絶欲之説者,欲之所以益炽也;道家有为忘情之説者,情之所以益荡也。”2.引申为感情上不受牵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生失望,乃辞叟出,而心縈縈,不能忘情於青凤也。”曹靖华《飞花集·哪有闲情话年月》:“可是我们木刻家呵,怎能忘情于中国宣纸呢?!”3.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宋罗烨《醉翁谈录·静女和通陈彦臣》:“二人忘情,不觉语

【黄精】1.黄土之精。指土德。《后汉书·李云传》:“高祖受命,至今三百六十四岁,君期一周,当有黄精代见,姓陈、项、虞、田、许氏,不可令此人居太尉、太傅典兵之官。”李贤注:“黄精谓魏氏将兴也。陈、项、虞、田并舜之后。舜土德,亦尚黄,故忌也。”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景灵垂祐,黄精协符。”清王夫之《南岳赋》:“结天元以纽灵,扢阳冶之鸿施。母黄精之函载,焫相见于重离。”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茎入药。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

【宜】〔古文〕《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又《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註》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又《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又《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尸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又《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又祭名。《書·泰誓》類于上帝,宜于冢土。《註》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

【益寿】增延寿命。《史记·孝武本纪》:“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