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祇是祗,我其夙夜
黄祇是祗,我其夙夜释义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其】〔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又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又《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又山名。《前漢·
【夙夜】朝夕,日夜。《书·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孔传:“言当早起夜寐。”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夙夜思念国家之用,寝而忘寐,飢而忘食。”唐柳宗元《为刘同州谢上表》:“庶当刻精运力,夙夜祗勤,上奉雍熙,旁流愷悌。”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臣愚夙夜忧国,统筹大局,思之至详。”2.谓日夜从事。《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孔颖达疏:“三事大夫无肯早起夜卧以勤国事者。”3.古地名。汉代称不夜县,新莽时改称夙夜县。故城在今山东荣成县不夜村。《汉书·王莽传下
【黄祇】地神。唐贺知章《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唐王勃《上拜南郊颂表》:“紫旻降祜,黄祇叶矩。”蒋清翊注:“黄祇,谓地神。”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祗】〔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