怳如一梦坠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
诗句 | 读音 |
---|---|
怳如一梦坠枕中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huǎngrúyīmèngzhuìzhěn1|4 |
却见三贤起江右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quèjiàn|xiànsān xiánqǐjiāng yòu |
怳如一梦坠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释义
【怳】《廣韻》許方切《集韻》《韻會》《正韻》詡往切,音。《說文》狂之貌。又怳然,自失也。《楚辭·九歌》臨風怳兮浩歌。《朱註》怳,失意貌。又《集韻》虎晃切。與恍通。《老子·道德經》道之爲物,惟怳惟忽。亦書作恍。言沖漠難狀也。又《集韻》吁請切。《博雅》狂也。 《說文》長箋》況與怳同。諧兄聲。《說文》謂況省聲,贅矣。楚辭,怳忽兮遙望。改作恍、慌,俗。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垂去聲。《說文》侈也。《爾雅·釋詁》落也。《論語》未墜於地。《韓詩外傳》星墜木鳴,國人皆恐。又《集韻》直律切,音术。義同。隊隧古通,經史皆互見。
【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又姓。《姓苑》出下邳。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zdi&#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却】《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又訛作。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三贤】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三贤十圣”。2.三个贤人。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方魁与同榜方登、方吉,皆唐诗人缺唇处士方干之后,与严子陵、范文正公为钓臺三贤。”明瞿佑《归田诗话·乐天晚年》:“乐天连为杭苏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杭则有三贤堂,併林和靖、苏东坡祠之。”沉砺《展张苍水墓》诗:“于墓岳祠分鼎足,西湖一勺峙三贤。”
【江右】1.江西。指长江下游以西的地区。《晋书·文苑传序》:“至於吉甫、太冲,江右之才杰;曹毗、庾阐,中兴之时秀。”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下官薄游江右,旅寄城隅。”清方文《庐山诗·白鹿洞》:“文公益兴学,风声树江右。”2.东晋以后,称西晋和北朝魏、齐、周统治下的地区为江右。与“江左”相对而言。《宋书·百官志下》:“武帝初,分中卫置左右卫将军,以羊琇为左卫,赵序为右卫。二卫江右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江左无长史。”《南史·王琳传》:“琳经莅寿阳,颇存遗爱,曾游江右,非无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