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

诗句读音
桓桓周世宗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huán huánzhōushì zōng
三十纂尧历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sān shízuǎnyáolì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释义

【桓桓】勇武、威武貌。《书·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孔传:“桓桓,武貌。”晋陶潜《命子》诗:“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唐杜甫《北征》诗:“桓桓陈将军,仗鉞奋忠烈。”仇兆鳌注:“桓桓,武勇貌。”林伯渠《和朱总司令<南泥湾>诗》:“桓桓虎賁士,中华好男子。”2.高大貌。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巖巖天柱,大矣周山之峰;桓桓地轴,壮哉崑崙之阜。”3.宽广、坦然貌。宋曾巩《朝中祭钱纯老文》:“利害之际,人鲜能安。彼为惴惴,公独桓桓。”典

【周】〔古文〕《唐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州。《廣韻》徧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又至也。《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傳》周,至也。又忠信也。《書·太甲》自周有終。《傳》用忠信有終也。《詩·小雅》行歸于周。《論語》君子周而不比。《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又終也。《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註》周,猶終竟也。又《說文》密也。《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註》深密不測,故周也。又曲也。《詩·唐風》生于道周。《傳》周,曲也。又《詩·周南疏》周

【世宗】帝王的庙号之一。言其文治武功为一世之宗。《汉书·宣帝纪》:“六月庚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世献。”《文选·孔融<荐祢衡表>》:“昔世宗继统,将弘祖业。”李善注:“世宗,孝武庙号也。”后金之完颜雍,明之嘉靖帝、清之雍正帝等亦称世宗。

【三十】。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3.指三十年。唐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纂】《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纘。《說文》似組而赤。《前漢·景帝紀》錦繡纂組,害女紅者也。又《類篇》一曰集也。《前漢·藝文志》揚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訓纂篇。又與纘通。《前漢·班固敘傳》纂堯之緒。又與攢通。《潘岳·笙賦》歌棗下之纂纂。《註》古咄喑歌曰:棗下何攢攢。攢,聚貌。纂與攢古字通。 《集韻》或作繤。

【尧】〔古文〕《廣韻》五聊切《集韻》倪幺切,音僥。《說文》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白虎通》堯猶嶢也。嶢嶢,至高貌。古唐帝。《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又姓。魏堯暄,上黨人,以武功著。又《諡法》翼善傳聖,善行德義,皆曰堯。又人名。《前漢·高帝紀》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曰無以易堯。《宋史》堯叟,堯咨,堯佐,兄弟皆有聲,世謂氏三堯。又山名。《山海經》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今直隸眞定唐山,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 或作。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堯。兀,會高意。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

【历】〔古文〕《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又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又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又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又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