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漂荡似浮萍,又到棠阴邵伯城

宦途漂荡似浮萍,又到棠阴邵伯城

诗句读音
又到棠阴邵伯城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yòudàotáng yīnshào bó2
宦途漂荡似浮萍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àntúpiāo dàngsì|shìfú píng

宦途漂荡似浮萍,又到棠阴邵伯城释义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棠阴】1.棠树树荫。唐戴叔伦《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南朝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詎怜。”唐刘长卿《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栖託分,犹恋旧棠阴。”宋王禹偁《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跃身入三舘,烂目閲四库。”清钱谦益《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棠阴遍陈汝之间,尸祝在黄韩之后。”参见“棠树”。3.《淮南子·览冥训》:“日入落棠。”高诱注:“落棠,山名,日

【邵伯】周召公奭。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或召伯,又作邵公、邵伯。汉王符《潜夫论·爱日》:“邵伯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能兴时雍而致刑错。”参见“邵伯树”。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說文》仕也。《禮·曲禮》宦學事師,非禮不親。《註》仕與學皆有師,以明道也。《左傳·宣二年》晉成公卽位,乃宦卿之適子,而爲之田,以爲公族。又《左傳·宣二年》宦三年矣。《註》宦,學也,學職事爲官也。又凡事人者皆曰宦。《越語》勾踐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吳。《左傳·僖十七年》子圉西質,妾爲宦女焉。《註》妾,晉惠公女名。宦謂宦事於秦爲妾也。又奄宦,中官也。《宋史·宦者傳》太宗不欲除王繼恩宣使,曰:朕讀前代史,不欲令宦官預政。宣使,執政之漸,止可授以他官。又姓。又叶胡玩

【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玉篇》路也。《廣韻》道也。又通作涂、塗。《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涂九軌。《論語》遇諸塗。又叶徒故切,音度。《張衡·思賦》雲師以交集兮,凍雨沛其灑途。轙琱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漂荡】上浮动。唐李商隐《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诗:“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明刘基《解语花》词:“罗幕掩数行清泪,一任他化作浮萍,漂荡随流水。”2.冲刷,冲。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纍细石为之……今夏水漂荡,岁月消损,高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三:“两扇忽闢,大水漂荡,盗皆溺死。”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仪部书》之二:“矢石驰驱,风波漂荡,岂是人情所乐。”清刘大櫆《张豹林墓志铭》:“先高祖厝在浅土,猝为山水所漂荡。”3.冲没,淹没。《南史·齐纪下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浮萍】1.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可入中药。三国魏何晏《言志》诗:“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晋刘伶《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巴金《苏堤》:“左边的水面是荷叶,是浮萍,是断梗密层层的一片。”2.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或变化无常的人世间。汉王褒《九怀·尊嘉》:“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唐杜甫《又呈窦使君》诗:“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明梁辰鱼《四时花·怀金陵旧知》套曲:“嘆行藏,频看镜,大都尘世总浮萍。”清王士禛《池北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