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朝代:宋朝 | 作者:秦观 | 诗词类型: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原文

【浣溪沙】
锦帐重重卷暮霞,
屏风曲曲斗红牙,
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
觉来红日又西斜,
满庭芳草衬残花。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注释版

锦帐重重卷暮(mù)霞,屏(píng)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浣溪沙: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屏风:室内隔扇,以木为之,多有雕绘。斗红牙:竞拍红牙演唱也。斗,此指竞相演奏。红牙,红木拍板,演奏时用以节乐。恨人:失意抱恨者。此处作者自指。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芳草:这里比喻远行的丈夫。残花:暗喻因相思过度而憔悴不堪的女主人公。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译文版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卷起映照着晚霞的重重锦绣帐幔,在曲曲的屏风旁无聊地击打着拍板,失意者因为什么事离开了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梦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边,一觉醒来太阳开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满院的芳草衬托着残花。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拼音版

【huàn xī shā 】

【浣溪沙】

jǐn zhàng zhòng zhòng juàn mù xiá ,

锦帐重重卷暮霞,

píng fēng qǔ qǔ dòu hóng yá ,

屏风曲曲斗红牙,

hèn rén hé shì kǔ lí jiā 。

恨人何事苦离家。

zhěn shàng mèng hún fēi bú qù ,

枕上梦魂飞不去,

jiào lái hóng rì yòu xī xié ,

觉来红日又西斜,

mǎn tíng fāng cǎo chèn cán huā 。

满庭芳草衬残花。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作者秦观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少有才名,研习经史,喜读兵书。熙宁十年(1077),往谒苏轼于徐州,次年作《黄楼赋》,苏轼以为「有屈、宋姿」。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三年(1088),应制科,进策论,除宣教郎、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六年,迁秘书省正字。预修《神宗实录》。时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亦在京师,观与同游苏轼之门,人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094),坐元祐党… 秦观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