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

诗句读音
宦游常作客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huàn yóu2zuò kè
未息为贫催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五灰
拼音: wèixīwéi|wèipíncuī

宦游常作客,未息为贫催释义

【宦游】或做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易水》:“访诸耆旧,咸言昭王礼宾,广延方士。至如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儔,宦游歷説之民,自远而届者多矣。”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我友二三子,宦游在西京。”宋曾慥《高斋漫录》:“王相珪当国,有故人至政事堂,公问劳甚厚,其人宦游不遂,有憔悴可怜之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明张居正《初秋》诗之三:“摇落怜乡思,居诸感宦游。”

【常】《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

【作客】居异地。唐杜甫《刈稻了咏怀》诗:“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宋陆游《醉中长歌》:“人生未死贵适意,万里作客元非穷。”2.作客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话説徽州府有一商人……专一走川陕作客贩货,大得利息。”3.去别人处做客人。巴金《灭亡》第七章:“她反而欢迎他常常到她底家里来作客。”佣工,受雇者。晋葛洪《神仙传·李八百》:“欲教授之,乃先往试之,为作客佣赁者。”《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三年》:“鲜卑是汝作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令汝安寧,汝何为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息】〔古文〕《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又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又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又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又《禮·月令註》陽生

【贫】〔古文〕《唐韻》符巾切《集韻》《韻會》皮巾切《正韻》毗賔切,音頻。《說文》財分少也。《爾雅·釋言》寠,貧也。《註》謂貧陋。《疏》貧者,無財也。《書·洪範》六極,四曰貧。《傳》困於財。《詩·邶風》終寠且貧。《晉語》韓宣子憂貧,叔向賀之。又《韻補》叶頻眠切,音騈。《歐陽修·送魏主簿詩》士欲見所守,視其居賤貧。何用慰離居,贈子以短篇。

【催】《唐韻》《集韻》《韻會》倉回切,音崔。促也,迫也。 本作趣,古有趣無催,催促皆後人所增。催趣同聲,實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