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安危异,乾坤岁序同
诗句 | 读音 |
---|---|
乾坤岁序同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qián kūnsuì xùtóng|tòng |
寰宇安危异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huán yǔān wēi4 |
寰宇安危异,乾坤岁序同释义
【乾坤】“乾川”。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谕
【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唐元稹《酬窦校书二十韵》:“款曲生平在,悲凉岁序迁。”宋曾巩《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伏念更移岁序,阻越道途。”明刘基《玲珑四犯》词:“岁序如何,江山若此,赢得鬢霜满。”清顾炎武《元日》诗:“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寰宇】犹天下。旧指国家全境,今亦指全世界。汉焦赣《易林·升之临》:“权既在手,寰宇可驱。”唐骆宾王《帝京篇》诗:“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明张四维《双烈记·访道》:“敢将长剑撑寰宇,欲挽天河洗甲兵。”赵朴初《历史博物馆》诗之一:“天安门外庄严海,寰宇名都未有双。”李瑛《一月的哀思》:“你不许我们为你谱一支颂歌,对你的传颂却响彻寰宇。”漢
【安危】平安与危险。《管子·参患》:“君主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晋干宝《晋纪总论》:“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宋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一:“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髮寄安危。”孙继先《强渡大渡河》:“他肩上担着关系全军安危的担子哪。”漢
【异】《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异哉,試可乃已。《傳》异,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异聲近巳,巳訓止,是停住之意,故爲退也。又《集韻》發歎也。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又《廣韻》退也。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异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又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