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

诗句读音
寰中不用忧天旱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二十三旱
拼音: huán1|4bù|fǒuyòngyōu tiānhàn
霖雨看看属傅岩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ín yǔkàn kànshǔ|zhǔfù yán

寰中不用忧天旱,霖雨看看属傅岩释义

【寰】《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又州名,河東化外。又《正字通》宮周垣也。又《廣韻》元甸切《集韻》《類篇》熒絹切。同縣。《穀梁傳·隱元年》寰內諸侯。《註》寰卽古縣字。又叶胡官切,音完。《白居易·悟眞寺詩》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甎。 《說文》本作寰。寰字說文寰,从宀瞏聲。又。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頌切,容去聲。《說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又《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又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又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又以也。《詩·小雅》謀

【忧天】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宋刘克庄《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清方文《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清魏源《<公羊春秋>论下》:“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清黄遵宪《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杞人忧天”。汉

【旱】《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又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又《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又《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霖雨】1.连绵大雨。《晏子春秋·谏上五》:“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时霖雨积旬,汴军屯聚既众,芻粮不给,復多痢疟,师人多死。”清昭槤《啸亭杂录·辛酉工赈》:“辛酉夏,霖雨数旬,永定河漫口,水淹南苑。”2.甘雨,时雨。《书·说命上》:“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唐李白《赠从弟冽》诗:“傅説降霖雨,公输造云梯。”清郑燮《和高相公给赈山东道中喜雨并五日自寿之作》诗:“多谢西南云一片,顿教霖雨徧耕桑。”3.比喻济世泽民。宋范仲淹《和

【看看】估量时间之词。有渐渐、眼看着、转瞬间等意思。唐刘禹锡《酬杨侍郎凭见寄》诗:“看看瓜时欲到,故侯也好归来。”宋王安石《马上》诗:“年光如水尽东流,风物看看又到秋。”《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説,肚里踌躇。”《儒林外史》第一回:“看看三个年头,王冕已是十岁了。”郭沫若《恢复·金钱的魔力》:“它已经吃遍了全世界的穷人,我的一家看看也快要被它吃掉。”

【属】《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又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又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又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又《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又足也。《左傳·昭二

【傅岩】亦称“傅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书·说命上》:“説筑傅巖之野。”孔传:“傅氏之巖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説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或亦有成文也。”《史记·殷本纪》:“得説於傅险中。是时,説为胥靡,筑於傅险。”司马贞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巖’也。”张守节正义引《地理志》:“傅险即傅説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虞国、虢国之界。又有傅説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傅巖,县(平陆县)东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