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空锁钥,乐府散婵媛
| 诗句 | 读音 |
|---|---|
| 画堂空锁钥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huà tángkōng|kòng|kǒngsuǒ yuè |
| 乐府散婵媛 |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uè fǔsàn|sǎnchán yuán |
画堂空锁钥,乐府散婵媛释义
【画堂】有彩绘的殿堂。《汉书·成帝纪》:“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太子宫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颜师古注:“画堂,但画饰耳……霍光止画室中,是则宫殿中通有綵画之堂室。”2.泛指华丽的堂舍。南朝梁简文帝《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迴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唐崔颢《王家少妇》诗:“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此物只宜林下看,岂堪引入画堂中。”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锁钥】“鏁钥”。亦作“鎻钥”。1.锁,用以扃固门户箱匣的器具。唐韩愈《竹洞》诗:“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扰》:“盖坊司之役,家无鏁钥,缺人看守。”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二:“锁钥云者,以其形如籥耳。今锁有圆身者,古制也;方身锁,近世所为。”2.指锁和钥匙。《水浒传》第二一回:“婆子去房里拿了锁钥,出到门前,把门锁了,带了钥匙。”3.比喻极其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明唐顺之《赠王潼谷出守保定》诗:“共説股肱部,须凴锁钥才。”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情》:“然则情也者,实天地之锁钥
【乐府】1.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乐府之名始此。参阅《汉书·礼乐志》。2.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郭茂倩蒐辑汉魏以迄唐、五代合乐或不合乐以及摹拟之作的乐府歌辞,总成一书,题作《乐府诗集》。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散】〔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
【婵媛】,情思牵萦。《楚辞·离骚》:“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王逸注:“嬋媛,犹牵引也。”《楚辞·刘向<九叹·思古>》:“心嬋媛而无告兮,口噤闭而不言。”王逸注:“言己愁思,心中牵引而痛无所告语也。”清龚自珍《忆瑶姬》词:“定万古长对晶盘,敛庄严寳相,独坐嬋媛。”2.交错相连。《文选·张衡<南都赋>》:“结根竦木,垂条嬋媛。”李善注:“嬋媛,枝相连引也。”宋叶适《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林光百道合,花气千村连。风迎乱駊騀,日送交嬋媛。”3.姿态美好。《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形便娟以嬋媛兮,若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