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
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释义
【回肠】内心焦虑不安,仿佛肠子被牵转一样。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朝千悲而掩泣,夜万绪而回肠,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也。”唐杜甫《秋日夔州咏怀寄郑监》:“弔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争奈按不下九曲回肠,合不定一双业眼。”2.小肠的一部分,在空肠的下部,形状弯曲。盲肠长在它的下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论》唐张守节正义:“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二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亦作“迴膓”。亦作“廻肠”。1.形容歌舞、文章等十分感人。唐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汉无名氏《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唐李白《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清沉用济《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郁达夫《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
【襜褕】一种较长的单衣。有直裾和曲裾二式,为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因其宽大而长作襜襜然状,故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入宫,不敬。”司马贞索隐:“襜,尺占反。褕音踰。谓非正朝衣,若妇人服也。”《汉书·雋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闕,自谓卫太子。”颜师古注:“襜褕,直裾襌衣。”《汉书·何并传》:“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颜师古注:“襜褕,曲裾襌衣也。”唐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鹧鸪者》诗:“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清姚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