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诗句读音
骤雨送湘君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òu yǔsòngxiāng jūn
回潮迎伍相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huí cháoyíngwǔxiāng|xiàng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释义

【骤雨】暴雨。《老子》:“骤雨不终日。”宋秦观《满庭芳·咏茶》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明无名氏《白兔记·访友》:“百花逢骤雨,万木怕深秋。”《花城》1981年第3期:“有次,下了场仲夏的骤雨,甜菜组的姑娘和小媳妇们,都急着忙着朝林带里躲。”

【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 《玉篇》籀文

【湘君】1.尧二女,舜妃。《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舜陟方死於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於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2.湘水本有水神,谓之湘君。《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汉王逸注:“君谓湘君……所留盖谓此尧之二女也。”洪兴祖补注:“逸以湘君为湘水神,而谓留湘君於中洲者二女也。”3.天帝女。《山海经·中山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晋郭璞注:“天帝之二女而处江为神也……按《九歌》湘君、湘夫人自是二神,

【回潮】潮水倒流。清袁枚《新齐谐·大力河》:“地动必有回潮,不止一次,我与汝须死在一处。”2.已经晒干或烤干的东西又变湿发潮。如:发现粮食回潮、发热,要立即通风、翻晒。3.引申指已经消失的旧事物或克服的旧习惯等重新出现。《人民日报》1984.2.26:“我们清醒地看到,各地需要改变的许多不文明的东西,往往是很顽固的,即使已经大有改变的,稍不注意,又会回潮。”《人民日报》1984.3.1:“近几年来,占卜算命、跳神驱鬼、扶乩测字、求仙治病、看风水、续家谱、建祠堂等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有所回潮。”指回落的潮水。南朝宋谢

【迎】《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音。《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

【伍】《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五。《周禮·小司徒》五人爲伍。《說文》相參伍也。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周禮·天官》設其參傅其伍。《註》參謂卿三人,伍謂大夫五人。又《齊語》五家爲軌,故五人爲伍。軌長帥之。又《孫子》用兵之法,全軍爲上,破軍次之。全伍爲上,破伍次之。《左傳·桓五年》先偏後伍,伍承彌縫。《註》司馬法,車戰,二十五乗爲偏,以車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彌縫闕漏也。又五家相保曰伍。《左傳·襄三十年》子產使盧井有伍,輿人誦之曰:取我田疇而伍之。又漢制有尺籍伍符。又與衆雜處曰伍。《史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