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望清波,相与期泛游

晦日望清波,相与期泛游

诗句读音
相与期泛游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xiāng yǔqī|jīfàn yóu
晦日望清波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ì rìwàngqīng bō

晦日望清波,相与期泛游释义

【相与】交往。《易·大过》:“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此二人相与,天下至驩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红楼梦》第三三回:“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欧阳山《柳暗花明》九七:“我这个人其实并不难相与。”2.指交好的人。唐吴筠《元日言怀因以自励诒诸同志》诗:“孰能无相与,灭跡俱忘筌。”宋罗烨《醉翁谈录·崔木因妓得家室》:“每遇相与,游於市中之时,崔木独慷慨特达,用钱如泥沙。”《红楼梦》第八四回:“王尔调陪笑道:‘也是晚生的相与。’”《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又《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註》期,猶要也。又《書·大禹謨》期于予治。《傳》期,當也,當于治體。又《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註》期,必也。又《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註》期,卒也。費,耗也。又《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註》期,待也。又《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又《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註》四道交出。又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又

【泛游】“泛游”。1.谓博览。南朝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汎游羣籍,菁华无弃;搦札含毫,必弘靡丽。”2.谓乘舟遨游。唐储光羲《晦日任桥池亭》诗:“晦日望清波,相与期泛游。”亦作“泛游”。见“汎游”。典

【晦日】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翊帐下,徐元、孙高、傅婴等杀览员”裴松之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哈廷标於宛顶遇大山土司之从子阿笼。”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伯先取晚轮,以晦日晨达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2.唐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浦起龙心解:“唐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

【望】〔古文〕《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又《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又《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又責望。又怨望。又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又《釋名

【清波】1.清澈的水流。汉严忌《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宋王安石《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巴金《复仇集·爱的摧残》:“赛纳河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2.六朝时歌曲名。康有为《<味梨集>序》:“六朝时,汉《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