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
诗句 | 读音 |
---|---|
泛旧路、银河万丈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fànjiùlùyín héwàn zhàng |
会寻织女趁灵槎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huì|kuàixúnzhī nǚchènlíng chá |
会寻织女趁灵槎,泛旧路、银河万丈释义
【泛】《唐韻》《集韻》《韻會》孚梵切,音汎。《說文》浮也。一曰流也。通作汎。《前漢·郊祀歌》泛泛滇滇從高斿。又《集韻》方勇切,音捧。覆也。《前漢·武帝紀》泛駕之馬。《註》本作覂,後通用。又《廣韻》房法切《韻會》扶法切,音乏。泛,聲微小貌。
【旧】《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正韻》巨又切,音柩。《說文》鴟舊,舊留也。《徐曰》卽怪鴟也。又《廣韻》故也。《增韻》對新之稱。《詩·豳風》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者何。修舊也。又久也。《詩·大雅》於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又《韻會》昔也,老宿也。又姓。漢上黨太守舊彊。又與柩同。《金史·蔡珪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又《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義同。又《集韻》許尤切,音休。與鵂同。又《韻補》叶巨己切,音技。《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银河】1.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的光带。银河由大量恒星构成。古亦称云汉,又名天河、天汉、星河、银汉。隋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孙仁孺《东郭记·钻穴隙》:“到而今可是难依傍,只落得一水银河隔两厢。”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2.道教称眼睛为银河。宋赵崇绚《鸡肋·银河》:“道家以目为银河。”一本作“银海”。3.古代一种容量很大的银质饮器
【万丈】很长很高或很深。《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后汉书·苏竟传》:“天有白虹,自子加午,广可十丈,长可万丈。”唐李白《古风》之十六:“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方廷楷《题<蜕庵集>》诗:“蜕庵一集足千秋,万丈光芒笔底收。”艾青《公路》诗:“在万丈高的崖壁的边沿……凝固成了万里长的道路。”汉
【会】〔古文〕《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又《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又《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又《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與繪通。《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釋
【织女】女星。织女与其附近两个四等星,成一正三角形,合称织女三星。《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张守节正义:“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寳。”后衍化为神话人物。《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汉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月令广义
【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丑刃切,音疢。《說文》也。《註》徐曰:自後及之也。《廣韻》逐也。俗作趂。《集韻》或作。又《廣韻》直珍切《集韻》池鄰切,音。越履也。《玉篇》躁也。或作跈。又《廣韻》《集韻》尼展切,音蹍。踐也。亦作碾。又《集韻》《類篇》知鄰切,音珍。趁,行不進貌。又《集韻》止忍切,音軫。《類篇》走謂之趁。又《集韻》乃殄切,音撚。與蹨同。《類篇》蹈也。
【灵槎】亦作“灵查”。1.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典出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隋崔仲方《奉和周赵王咏石》:“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宋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词:“灵槎準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箇。”明孙柚《琴心记·誓志题桥》:“人间空指泛灵槎,道我卜穷星斗。”2.指船。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仇兆鳌注:“引鹿门海槎,愧避世之已迟。”明张煌言《<冰槎集>引》:“﹝余﹞浮踪浪跡,当凄霰严霜,不得已而栖托灵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