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徽猷永远,比德皇英释义
【比】〔古文〕夶《廣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匕。校也,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註》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
【皇英】娥皇、女英的并称。传说中的尧女,舜妃。汉班倢伃《自悼赋》:“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三国魏曹植《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皇英。”唐李白《远别离》诗:“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清屈大均《银钱山》诗:“微臣有兰杜,何处荐皇英。”
【徽猷】。猷,道。指修养、本事等。《诗·小雅·角弓》:“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毛传:“徽,美也。”郑玄笺:“猷,道也。君子有美道以得声誉,则小人亦乐与之而自连属焉。”《梁书·文学传下·谢几卿》:“故得仰慕徽猷,永言前哲。”《旧唐书·姚珽传》:“小人无知,不识轻重,因为诈伪,有玷徽猷。”明宋濂《龙渊义塾记》:“章君有见于斯,不效时俗封殖吝固以为肥家之计,乃闢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宏而为功甚溥。”
【永远】;永久。《书·君奭》:“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宋苏轼《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永远只以今来所管五百八十八村为定,所贵事事循旧,不至张皇。”《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今欲有凭,立此过继文书,永远存照。”黎烈文《舟中》:“我将因此堕落到无边的孽海,永远不得超脱。”杨朔《英雄的时代》:“他们勇敢、坚韧,永远不向困难低头。”2.一直;从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这几年永远不曾接过我伯父一封信,从前听説在宜昌,此时不知还在那边不在。”老舍《四世同堂》三八:“他自己虽然教英文,而永远不在平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