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诗句 | 读音 |
---|---|
淼茫千里白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陌 拼音: miǎo mángqiān lǐbái |
混合万丈深 |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拼音: hùn héwàn zhàngshēn |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释义
【淼茫】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唐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云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李生喜出望外,即同登舟,烟水淼茫,不知何处。”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白】〔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又《禮·檀弓》殷人尚白。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
【混合】亦作“混闔”。搀杂;合并。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华彝相混合,宇宙一羶腥。”《朱子语类》卷一○六:“若行,则令四县特作四楼以贮簿籍,州特作一楼以贮四县之图帐,不与他文书混闔。”清周孝学《登穹窿绝顶望震泽同蒋香山作》诗:“混合天水色,分坼吴越壤。”茅盾《子夜》七:“丝车转动的声音混合成软滑的骚音,充满了潮湿的空间。”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林里和山边,到处散发着落花、青草、朽叶和泥土的混合的、潮润的气味。”
【万丈】很长很高或很深。《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后汉书·苏竟传》:“天有白虹,自子加午,广可十丈,长可万丈。”唐李白《古风》之十六:“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方廷楷《题<蜕庵集>》诗:“蜕庵一集足千秋,万丈光芒笔底收。”艾青《公路》诗:“在万丈高的崖壁的边沿……凝固成了万里长的道路。”汉
【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針切,音。水名。《說文》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又邃也。《增韻》深者,淺之對。《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又深微也。《易·繫辭》惟深也能通天下之志。又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又衣名。《禮·深衣疏》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又州名。《韻會》後漢博陸郡,隋置深州。《廣輿記》今屬眞定府。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禁切,音諗。度淺深曰深。《周禮·地官》以土圭測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