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

诗句读音
木绵温软当绵衣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mù miánwēn ruǎndāng|dàngmián yī
火布垢尘须火浣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二十四緩
拼音: huǒ4gòu chénxūhuàn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释义

【木绵】见“木棉”。

【温软】。唐元稹《送岭南崔侍御》诗:“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儿》:“探皮囊取朱色药一粒,大如粟,纳女口中,接其吻以气运之。踰时,闻呻吟声,举体温软。”吴组缃《山洪》十七:“黑土又松又湿,踹在脚下有一种温软的感觉。”

【当】〔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又《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又《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又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又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又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

【绵衣】衣”。1.内装丝绵的衣服。宋无名氏《释常谈·挟纩》:“著緜衣,谓之挟纊。”2.指装棉絮的衣服。绵,通“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鷄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

【布】〔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衆縷爲經,以緯橫成之也。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于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爲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註》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垢尘】1.污垢、尘土。三国魏嵇康《五言诗》之三:“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唐元稹《送岭南崔侍御》诗:“火布垢尘须火浣,木棉温软当绵衣。”《新唐书·孝友传·侯知道》:“知道垢尘积首,率夜半傅坟,踊而哭,鸟兽为悲号。”2.喻尘俗之事。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我晚闻道,困于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