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登贤能书,拿云出头角

或登贤能书,拿云出头角

诗句读音
或登贤能书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huòdēng xiánnéng|nàishū
拿云出头角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入一屋
拼音: náyúnchū tóujiǎo|jué

或登贤能书,拿云出头角释义

【或】〔古文〕《集韻》越逼切,音閾。《說文》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通作域。又《廣韻》胡國切《集韻》《韻會》《正韻》穫北切,音惑。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闕疑之辭。《易·乾卦》或躍在淵。《朱子·本義》疑而未定之辭。又與惑通。怪也。《孟子》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按六書有假借,或本是邦或字,借爲疑或字,後人加土爲域,加心爲惑。而於或字,止作或人或曰之用,幷其本義而忘之矣。

【登贤】举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后汉书·左周黄传论》:“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野旌伏彦,朝赏登贤。”《南史·蔡兴宗传》:“每至上朝,輒与令録以下陈欲登贤进士之意。”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惟圣明在上,广开言路,登贤进良,直言无隐。”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拿】俗拏字。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出头】解脱。《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勋大破败”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红楼梦》第一○九回:“二姑娘这么一个人,为甚么命里遭着这样的人!一辈子不能出头,这可怎么好呢?”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千年恨,万年仇,共产党来了才出头。”2.谓出人头地。唐顾况《赠僧》诗之二:“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3.犹出面。《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朱小四你这厮!有人请唤。今日须当你这厮出头!”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我将皇城叩,索共那五奴虔婆出头

【角】《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說文》角,獸角也。本作,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又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又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又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傳》端牛角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