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
火令行南国,彤云间丹霞释义
【彤】《唐韻》《集韻》《韻會》徒冬切,音佟。《說文》丹飾也。从丹,从彡。彡,其畫也。《玉篇》赤色。《詩·邶風》貽我彤管。《左傳·定九年》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註》彤管,赤管筆,女史記事規誨之所執。《疏》必用赤者,示其以赤心正人也。《書·文侯之命》彤弓一。《詩·小雅·彤弓傳》彤弓,朱弓也。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彤城氏。《註》索隱曰:周有彤伯,蓋彤城氏之後。《廣韻》彤伯爲成王宗枝。
【云间】1.指天上。南朝梁刘孝威《斗鸡篇》:“愿赐淮南药,一使云间翔。”金元好问《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李謫仙。”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纵有那惊俗客云间吠犬,须无那聒行人风外鸣蝉。”2.很高很远的地方。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声驰海内,名播云间。”3.指远离尘世的地方。宋苏轼《满江红》词:“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俺那里云间太华烟霞细,鼎内还丹日月迟。”4.松江县(今属上海市)的古称。南朝宋刘
【丹霞】。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唐元稹《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綺,素云轻若綈。”明夏完淳《叙怀》诗:“丹霞照深池,清暉被嘉树。”2.比喻红艳的色彩。晋傅玄《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唐李商隐《和郑愚赠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红楼梦》第五八回:“﹝宝玉﹞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綫,桃吐丹霞。”
【火令】1.即火宪。《周礼·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时则施火令。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孙诒让正义:“火令,即火宪也。”参见“火宪”。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唐韩愈《寒食日出游》诗:“明宵故欲相就醉,有月莫愁当火令。”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南国】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国语·周语上》:“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於太原。”韦昭注:“南国,江汉之间也。”2.泛指我国南方。《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南唐李煜《望江南》词:“閒梦远,南国正芳春。”《檮杌闲评》第三十回:“只见南国猩唇烧豹,北来熊掌驼蹄。”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3.指南方国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