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

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

诗句读音
豁然愁愤开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huò ránchóu fènkāi
精神四面至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jīng shénsìmiànzhì

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释义

【豁然】1.开悟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2.开阔貌;开朗貌。唐岑参《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诗:“絶顶访老僧,豁然登上方。”明张居正《游衡岳记》:“倏见青云霽日,豁然中开。”3.目开貌。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母目豁然即开,於此遂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铩国》:“数百年前,山崖崩圮,中有苾芻,瞑目而坐……乃击犍椎。其声纔振,而此罗汉豁然高视

【愁愤】悲愤。宋司马光《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钱君倚》诗:“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

【开】〔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又《韻會》條也。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

【精神】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元揭傒斯《哭王十良仲》诗:“精神与时息,形质随日化。”2.指人的意识。《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清刘大櫆《见吾轩诗序》:“文章者,古人之精神所藴结也。”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至于精神定义若何,欲求精确之界限,固亦非易,然简括言之,第知凡非物质者,即为精神可矣。”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