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呀呀,怫然凭凭

豁然呀呀,怫然凭凭

诗句读音
怫然凭凭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fú ránpíng píng
豁然呀呀平仄:平 平 平 平
拼音: huò rányā yā

豁然呀呀,怫然凭凭释义

【怫然】《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諛人,则怫然作色。”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时先生未大显贵,怫然曰:‘曲笔以媚权贵,君子不为也。’”茅盾《子夜》五:“吴荪甫怫然,用劲地看了微笑着的屠维岳一眼。”

【凭凭】象声词。唐李白《远别离》诗:“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宋陆游《冬夜戏书》诗之三:“一鉤澹澹西南月,万鼓凭凭东北风。”清杜岕《烈哉汪氏妇》诗:“雷凭凭,电磤磤,烈哉魂显汪氏妇。”

【豁然】1.开悟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积年凝滞,豁然雾解。”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於是积数年之疑豁然矣。”2.开阔貌;开朗貌。唐岑参《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诗:“絶顶访老僧,豁然登上方。”明张居正《游衡岳记》:“倏见青云霽日,豁然中开。”3.目开貌。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母目豁然即开,於此遂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铩国》:“数百年前,山崖崩圮,中有苾芻,瞑目而坐……乃击犍椎。其声纔振,而此罗汉豁然高视

【呀呀】1.张口貌。唐独孤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飢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宋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诗:“呀呀怒口缺若门,日啖薪石万万计。”2.高耸貌;陡峭貌。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诗:“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宋杨万里《阻风泊锺家村》诗:“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象声词。形容笑声、哭声、鸟鸣声、小儿学语声等。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元刘秉忠《蟾宫曲》:“金风颯颯,寒雁呀呀,促织叨叨。”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岁了,呀呀学着话。”